中娱网

打造生物医药发展新引擎

2023-04-11 20:49:15 来源:投资界

科技创新的飓风正席卷江海大地。值此高质量发展历史节点,由扬州市财政局、扬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扬州市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主办;清科创业、投资界联合主办的“中国科创投资峰会”于2023年4月6-7日在扬州举行。

本场圆桌讨论《打造生物医药发展新引擎》由翰颐资本创始主管合伙人周颖华主持,对话嘉宾为:


(相关资料图)

程 浩 盛山资本 合伙人

高 航 蒙牛创投 管理合伙人

潘国华 华夏英泰 CEO

王 磊 华大共赢 管理合伙人

杨晓明 仙瞳资本 合伙人、 副总裁

周宝磊 勤浩医药 董事长助理兼副总裁

以下为速记实录,经投资界(ID:pedaily2012)编辑:

周颖华:大家下午好!感谢大家还在这里耐心的聆听,接下来我们开始本场讨论。首先请各位嘉宾依次介绍一下自己所来自的机构或者公司。

程浩:我是来自盛山资本的程浩,我们是一家专注于生命科学和医疗健康的投资机构,在整个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都有布局。2014年成立至今,我们投了将近50家生物医疗企业。非常感谢组委会的邀请,来到扬州,希望后续有机会能跟大家有合作。

高航:大家好,我们基金是2021年成立的,主要关注三个方向:生物技术、绿色低碳技术、数字技术在整个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中应用的机会,比如像合成生物、多组学、微生态技术,还有生命科学服务上下游、CCUS等。基金的使命就是为了给全球的消费者带来幸福美好的营养健康新生活。

潘国华:我是来自华夏英泰的潘国华,华夏英泰是一家临床阶段的T细胞治疗公司,利用创新的核心技术STAR-T设计和开发新一代T细胞治疗产品,解决现有CAR-T技术不能满足或不能很好满足的临床需求,特别在实体瘤领域,希望新型的下一代的细胞治疗在实体瘤领域有一个突破。目前的产品管线包括处于临床1期的双靶点和高敏感度的淋巴瘤产品,及其他三个处在IIT阶段的血液瘤和实体瘤产品。

王磊:我是华大共赢生物产业基金的王磊,华大共赢基金是华大集团的股权投资平台。华大集团是国内基因科技行业的龙头企业,是由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经过20多年孵化出来的一个集团体系,目前集团有华大智造和华大基因两家上市公司。

整个华大集团股权资产在50亿规模左右,其中华大共赢产业基金20亿规模。我们主要投资的领域主要有三个方向,一个是围绕着华大集团产业链的做基因科技的方向投资,第二个是生物经济产业相关的方向,第三个是临床医疗器械。

投资阶段上,以早期的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为主,成长期阶段项目为辅,很高兴跟大家在这里进行交流

杨晓明:我是来自仙瞳资本的杨晓明,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在这里做一个交流,仙瞳成立十几年来,一直专注于生物医药和医疗领域投资。我们主要是以全球的创新前沿的标准来评判我们这个投资标的。在国内的苏州、北京,美国的芝加哥都有我们的分支机构。

国家对医疗包括医药的创新非常重视,我们也希望作为投资机构,进一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谢谢大家!

周宝磊:大家好,我来自勤浩医药,在公司里面主要负责运营以及资本相关的工作。勤浩总部位于苏州工业园区,致力于小分子抗肿瘤新药的研发。从2018年开始做创新药至今,公司已经建立了基于结构生物学的药效关系研究平台,基于靶点研究的早期药物筛选平台以及涵盖了药效、代谢和安全性研究的临床前评价平台。公司目前有三款产品已经进入到了临床阶段,另有三款产品在准临床阶段。1.0管线聚焦RAS信号通路,目前有两款产品进入到了临床二期,还有一款产品在临床一期。2.0管线主要聚焦合成致死和克服肿瘤耐药,有三款更具创新性的产品在IND-Enabling阶段,预计在今年年底提交中 美IND申报。

我是从投资行业又回到了产业,在加入勤浩之前,一直在上海的盛宇基金做生物医药投资。今天非常有幸跟大家交流。

周颖华:谢谢各位,开始第一个问题,生物医药这个行业过去十几年的时间中有很多技术的突破,在高速的发展。同时又是一个长周期的研发产业。下面我想请各位投资机构的代表,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行业的投资逻辑,大家是怎么看,然后各个机构是怎么样选择投资的标的?

程浩:大家都认为,生物医药是一个长坡厚雪的赛道,从整个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过程来看,其实也有自己的小周期。可能在过去一年到现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都处于一个小周期内比较低谷的阶段。

对于盛山来讲,成立到现在我们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的底层逻辑一直是从临床需求出发,寻找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以及真正的临床痛点,任何一个新的生物技术,或者新的器械也好,我们一定要从临床出发,看它是否在临床上有很好的应用,这是我们一个基本的逻辑。

最近这两三年,因为受政策的影响,尤其是医保,包括国家集采,整个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压力都比较大,非常内卷。所以我们也在关注未来中国的生物医药企业是否有可能出海,真正走出国门,打开全球市场,这也是我们投资考量的另一个逻辑点。

高航:刚才讲到了政策与法律法规的驱动是行业关键点,其中产业政策还有资本市场政策比如以18A以及上周18C的推出为代表。整个二级市场今年来说,目前热点不在生物医药产业,反过来也驱动了整个一级市场对生物医药投资的布局和投资组合的布置,这个是关键。

第二,也不得不提后疫情时代,我们投资的逻辑会把整个大健康链条拆分开,大家都在讲生物医药,药是生物领域的塔尖,但是在治疗前的预防阶段以及康复期我们非常重视,回到我们投资的逻辑,蒙牛创投比较关注营养,尤其是个性化的营养,所谓的预防医学。过去国人对营养的认知还是相对比较薄弱的并不是很全面,未来精准营养不光解决老年,慢性病,母婴等群体当中不同场景下的健康需求,而且可以更精准的服务不同群体,使之更少患病、患病后可以更快的康复,这是我们第二个投资逻辑。

第三个逻辑还是技术的驱动,今年不管是生成式AI,或者合成生物技术,都是跨学科存在。虽然这是一个生物医药的专场,实际上某种程度跟今天所有专场的嘉宾,在技术上都有共同之处。未来我们看重三个点,第一,退出市场的政策对我们行业的影响。第二,在一头一尾,在治疗环节前和后,我们着重营养布局。第三,我们比较看重跨学科的融合。

王磊:刚才程总和高总提到一个要投资长坡厚雪的领域,还有一个跨学科融合科技创新产业的逻辑,非常认同。

我们的投资逻辑有三个核心点,首先第一个就是我们是希望投资的企业和企业家有跨境的海外视野。这几年可以看出来,下一步诊断企业出海是个大趋势,华大共赢在诊断行业也有不少项目的布局。

不管是创新药也好,还是诊断企业也好,之前是做国产替代和licensein,现在怎么能够把这些技术license out,可以从东南亚开始,然后再到欧洲和美国,这个趋势是中国和境外的生物科技行业视野的贯通,经过近几年生物药融资热潮后的冷静,值得大家做一些深度思考。

第二,我们作为一个生物科技产业VC来讲,非常注重与华大集团产业的融合。技术上来讲有两个底层逻辑,一个是从基因组学到细胞组学再到环境组学的生命中心法则;第二是从预防、诊断做到治疗,再到生物智造和材料,这两个核心逻辑是技术和产业发展逻辑。我们再去看项目投资的时候,会非常注重在多组学技术层面的互动以及在华大集团测序市场业务和供应链层面的融合。

第三个,今天大会主题是科创,大家会发现越来越多的项目来自于科研院所和大学。国内的科技成果转化的比例是15%左右,全球来看是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我们要做科创投资,源头的技术来源其实就是两个点,一个是来源于产业企业的再创新,一个就是来源于大学和科研院所,投早投新就是要抓源头的科技成果转化,跟产业合作伙伴和教授们做朋友。

杨晓明: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讲这个问题,最近的三年跟前面两三年,从投资有点偏热的情况,到冷却下来,对投资界的从业人员,不只我们这个行业,各个行业的从业者都是一个煎熬的过程。好的一些方面就是从投资的角度,往往有这样一个规律,越是热的时候,收益并不是那么好。越是冷的时候,如果在这个时候投资,是比较好的一个机会。但是另外一个矛盾的问题是,投资市场冷却的时期,募资又不是那么容易。

对于仙瞳来讲,我们始终是想着力做出一些自己的特色的投资,一方面主要是专注于创新,我们始终认为作为一个风投机构,要鼓励创新,我们投的这个项目,我们所筛选出来的项目都是在各个细分领域,从全球视野来看,都是排名前几的头部公司。无论你在什么时期,无论是在投资的泡沫期也好,到热门期也好,始终都可以相对的立于一个不败之地。

周颖华:有两位是企业界的代表,我们也很希望从受资方的角度,听一下他们对于投资人有一些什么样的希望,先从潘总开始。

潘国华:这个问题是非常深的问题,不同的企业可能会对投资人有不同的要求,但是我觉得总体来说,我们希望在寻找投资人的时候,投资人愿意做板凳上的一条腿。我觉得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能不能成功,特别是比较早期的企业,实际上是有三个东西非常重要,或者说板凳的三条腿,一个是你的技术,其次就是你的团队。

第三,企业能不能成功,能不能商业化,实际上你的管线策略和布局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让三条腿的板凳能够稳定,能够有一定的时间去完成企业的目标,实际上很重要的就是第四条腿——投资者。我觉得企业和投资人是需要双向选择的,这个是比较难的。

我还有一点想法,就是每当有一个新的技术出来,刚开始我们并不知道它最合适应用在什么地方,也就是产生最大价值的机会在什么地方,或者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产品。几十年前,人类获得了人体基因组序列,基因、蛋白被解码了,但是利用这些信息去开发新的产品则需要较长的时间。是企业和投资人一起去探索怎么去用这个东西,最后有的企业成功了,有一些药出来了。一样的道理,基因编辑十年以前出来了,五年以前出来了,更多的基因编辑的工具还会不断涌现出来,但实际上我们还没有一个能够产生很多价值的基因编辑为基础的产品,我们仍然在探索和开发有价值的产品。这也是我想表达的很重要的一点,任何一个新的技术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体现出它的应用价值并成为一款产品。希望投资人对一个新的技术有更多的耐心,让这个技术有一个成熟的过程,让企业有一定的时间用这个技术开发出高价值的产品,这是需要时间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一个希望是投资人能够为企业做的或做的更好的是团队建设。大部分初创团队都是以技术为核心的团队,这实际上是不够的,在现有的条件之下有竞争,要成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先做三年,然后招一个管理人员,然后再招商业化人员,我觉得这个过程太慢了。应该说在公司成立的时候,投资人也许可以帮助创始人团队能够尽快建立好有产品开发,有商业化经验的团队,早一点建立,这对企业能否成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周宝磊: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回顾一下刚才大家讨论的点,生物医药行业正处在一个振荡的过程中,有时候振幅超过我们的预期,尤其是生物医药领域里面的创新药。从今天整个A股的表现来看,以创新药为代表的科创板的生物医药板块,今天的涨幅是非常大的,板块普涨的情况下,有几只个股是有10%以上的涨幅,很欣然。主要原因可能有三方面,一是下周将要召开的2023年AACR会议,有超过20家A+H创新药企业将披露创新品种的数据,不仅是上市公司,还有像我们勤浩医药也会在会议上公布TEAD和KIF18A两个创新项目的数据;二是6月份在美国召开的ASCO会议,预期也会有众多中国的创新药公司公布数据;三是美联储加息预期逐渐出清有望给创新药带来估值提升,因为创新药的发展依赖融资,宽松的货币环境利好行业投融资。

过往一年多时间,生物医药板块二级市场的下行给一级市场带来很大的影响,很多投资机构的朋友可能看项目多出手较少,这可能是因为二级市场的股价跌幅较大,一二级倒挂的现象,大家的投资逻辑被冲散了,信心没了。

过往几年,国内的创业公司和投资机构,都呈现出长尾的行业特点,数量特别多且资金较为分散,大家经历了一个投融资的繁荣期。目前这个长尾的效应逐渐向马太效应去做一个转变,尤其从去年整个结构调整的变化来看,资金越来越往头部的GP去聚集。GP手上的钱也越来越往头部的创新性或稳定性更强的项目公司倾斜。另外,我们可以看到行业的内卷非常严重,创业公司靶点的内卷,投资机构抢项目的内卷,甚至地方政府招商的内卷都异常严重。

回答您刚才的问题,从项目方的角度来讲,究竟喜欢什么样的投资人,或者说对于投资人的挑选,我结合过往投资和现在产业的经历说一下。几年之前,项目方大概更喜欢“钱多话少”的投资人。投资进来做甩手掌柜,少管事,不添乱。但是经过了这三年,有不少项目方期待着投资方能够给自己带来更多的资源和赋能,尤其是一些刚落地的项目更是如此。除了技术以外,在管理方面、商业方面最好都能有所助力。我对这个问题的观点,更倾向于觉得企业不同阶段对于投资方的除资金以外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大家也都投过一些天使轮的项目,早期的话,尤其是一些科学家或者是海归的华人回来创业,对中国各地的营商环境和地方政策都不熟悉,从早期办公室的租赁、人员招聘、产业政策和人才政策的申报、设立股权激励平台等等,都需要快速的搭建并熟悉,如果是熟悉这套全流程的投资人,会受到技术创业者的青睐。我们可以看到市场上有些基金开始以孵化项目的方式,就是采取这套打法。另外有些基金在2022年加强了投后管理部门,也是希望更好的给被投企业赋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但是对于处于中后期的项目公司,对于投资人的期许,可能更多的在临床资源和商业渠道资源方面,如果投资人有能力帮上忙,也是再好不过了,但这两条相对难不少,要看投资人的资源能力范围。但是需要注意一点,项目方不能完全指望投资人给你摆平所有的事情,否则你就没有多少价值了。

周颖华:感谢各位的精彩分享,刚才讲到地方政府非常内卷,昨天我在深圳发现很多企业是从北京拉过来的,到广州去接受地方政府的路演。

下一个问题,关于生物医药领域的企业在座的各位关注到有哪些不错的赛道,有哪些新的创新成果和新的模式值得关注?我想这次大家踊跃发言,不按照顺序了。

我们翰颐是专注在器械和医药早期项目为主的机构,我们目前关注的是用新的技术手段对慢病的患者进行有效的管理,和长时间连续的监测,因为有很多的生理指标,取某一个时间点,其实是没有临床意义的,比如说血糖,比如说血压,或者是心率。随着现在这种可穿戴的,特别是很多国内芯片公司的成长以后,其实是存在这样的一种可能性,通过长时间连续的监测,可以极早的发现病人的情况,通知医生,或者通知患者自己,采取一些干预的措施。

大家知道我们的医保体系是面临着一个结构性挑战,就是花钱的人越来越多,用钱的人越来越少。慢病又占到整个医保花销的80%,如果这一块能够有一些突破,支付方会非常欢迎,商业化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潘国华:实际上整个世界,很多领域都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我觉得我们现在如果看得远一点,实际上我们的药物方面应该是向智能化方面发展。现在我们都知道很多用AI开发药物,出现了很多这样的公司。但是我觉得这是第一步,实际上最终我们需要有一个智能化的药物,什么药物是智能化药物呢?我觉得这个智能化药物从现在来说,很接近或者最接近这个概念,实际上是一个细胞的产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细胞是活的,它可以根据环境去反应,需要的时候可以扩增,达到疗效,不需要的时候就不会被激活,我觉得这个情况很有可能实现。

对于我们自己公司来说,我们是做T细胞治疗,怎么样用自体的T细胞去治疗肿瘤,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希望T细胞在消除肿瘤的时候,能够遵循一个“智能化”的过程。T细胞能治疗肿瘤,其他的疾病也是可以用细胞疗法去治疗,比如说用干细胞去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它可以在体内生存很长时间,你需要的时候,细胞会被激活和功能化。从长远来说,目标应该是找到一个“智能化”的治疗方法,T细胞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具体怎么做成这个药物,实际上有很多的方法,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个是体外工程化。但是最终来说我觉得可能是一个体内的工程化,直接在体内去做工程细胞,这个今后5-10年会有成果出来,这是我们的一个愿望,希望我们最终能做成这么一个细胞疗法的产品。

王磊:华大集团除了国产第一台高通量基因测序仪之外,也在围绕着一些新兴的大生物科技方向像基因治疗、时空组学、基因编辑与合成和DNA存储这些技术,也都有一些创新型的研发。

回到我们的项目投资,我提几个领域:细胞基因治疗产业链上游核心耗材等有不错的项目;个性化细胞治疗往通用型产品转,因为个性化治疗太过昂贵,未来通用型是趋势;基因编辑产品目前海外临床中,虽然目前只针对遗传疾病,未来也有可能拓展到慢病,也是值得期待的;国家在2022年发了十四五生物经济产业规划,现在投资比较活跃的合成生物科技的行业底层技术也是来自于基因编辑与合成,在生物化工材料、食品营养以及医美等行业产品应用。

高航:商业的本质是降本增效。过去这个行业某种程度是一个to资本的行业,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生意,是投融资驱动的行业。首先我们还是要缩短研发的周期和时间,还有提高研发的成功效率。随着一些底层例如基因编辑的技术,还有生成式AI技术,可以提高整个研发效率,这很关键。比如美国在CDMO环节的染菌和细菌逃逸技术上有很好的进步,这是CDMO环节上很好的降本逻辑的应用。

生物公司未来可以覆盖更广的领域诸如食品和农业,比如新的递送技术,可以在食品端,甚至在农业端去进行应用,这是一个非常广的范畴。

我们的投资逻辑围绕着单病种去做深做透,比如说肿瘤,比如精准营养,我们讲的临床营养,我们看到一些技术比如多糖包裹癌症细胞技术,或者临床辅助治疗的产品,还有一些工程益生菌,可以配合PD1做一些辅助的诊疗,还有数字医疗的技术,可以做全流程中的管理。单个病种,过去是纵向化的投资,可以在横向化上的生态上的打造,把癌细胞在预防、康复的全链条的环节中来打通。

程浩:现在其实挺害怕说赛道的,感觉一提到赛道,基本上这个赛道是下不去手了,热得非常快。盛山目前关注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药物研发领域的递送系统。现在的基因细胞治疗基本都在用病毒载体做递送系统,除此之外,小核酸、mRNA药物研发领域,大家比较多的是怎么能够精准的把药物递送到各个器官,这一方向还非常早期,而且不断会有新的方法在突破。我们会持续关注这一领域。

第二,我们现在也在关注一些没有那么多创新,但立足于中国本土国情的潜在机会。比如一些制剂上的创新,包括微球、脂质体等。全球现在最大的原料药,包括仿制药,并不是中国的。中国这些年其实在制药行业积累了很多好的技术,但中国在全球制药工业的占比却是非常小的,现在印度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药和仿制药生产的国家,我们也在关注未来在这个领域中国是不是有机会。

杨晓明:投资逻辑这个题目,要说的话也可以简单说,其实也不是那么好回答的一个问题。从我们仙瞳公司来讲,作为VC机构,我们仙瞳的天职是鼓励创新,并帮助项目方实现商业化。在投资领域,医药、医疗行业有很多门类和细分领域。因此,我们注重精准投资方向,例如精准新药研发和诊断技术。只要针对特定病患进行基因分析或其他筛选方法,就能提高药物研发成功率。当然,这需要相关行业和产业的支持,如现在热门的AI技术,我们也已经在布局AI辅助新药研发等相关项目。

总体而言,我们的投资逻辑可归纳为鼓励创新、辅助企业实现商业化,尤其着眼于精准投资方向,如精准新药研发和诊断技术。

周宝磊:我最后来补充一点,各位投资大咖都已经分析了未来1-3年的主要投资赛道,我就不班门弄斧了。我只结合产业的经验,补充一个逻辑点,那就是一定要注重医工结合、医研结合。在过往一年的时间我跟着临床部门的同事熟悉国内肿瘤领域的临床大PI,发现这些专家有太多好“点子”。过往做投资时尽职调查,虽然也对临床医生进行访谈,但确实支离破碎的,信息的连贯性不强,往往是带着项目去就事论事的咨询,发现不了临床专家思维中宝贵的闪光点。

医生在整个生物医药创新领域的作用,其实并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我们行业中目前医工结合、医研结合的并不紧密,有效的转化数量也是相对欠缺的。避免医不懂工,工不懂医的问题。不要混淆科学问题和工程问题,过往的唯论文是命,一定要转化为最终的临床应用,才能充分发挥出创新的价值。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建议接下来我们尽量多的时间花在临床上面,让医懂工、让工懂医,深入交流。临床的医生知道这个产品如何用、如何用好、如何卖好,知道你的这个产品目前存在哪些短板,能够帮着你去解决目前存在的短板问题。只有从最终的临床导向,患者导向,市场导向,反过来再去看前面的产品研发,才能够顺利的把它做好商业化。

临床价值和患者需求,以及市场价值才是原始创新的动力,也是生物医药行业创新的目标。

周颖华:从各位的角度分享一下你们这个行业在未来5-10年发展的新的引擎是什么?

程浩:我认为未来十年我们还是非常坚定的看好生物医药这个行业,最重要的引擎还是底层的逻辑,一个是老龄化带来的大量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只要这种底层的需求一直在,生物医药行业的进步就不会停止。

高航:我觉得要关注全球底层技术的工具是什么?比如说生成式AI、算力、算法,这个是很值得关注的,底层的逻辑驱动整个大行业的发展,所以套用合成生物的三原则,第一个就是选品,选好人群,选好场景,选好病种,甚至选好靶点。第二个是研发端,找到更多的工具包,而且是可扩展的工具包。第三个是工艺的稳定性,还有产业化放大,还有未来创始团队,不单单是只懂疾病,一定还要懂商业,还要懂战略,未来对整个初创团队的挑战是非常大的,这是我们关注的一点。综合场景覆盖、综合能力的公司,可能才有机会成长。

潘国华:从细胞治疗行业来说,今后5-10年,整个市场会很快打开。特别是用细胞治疗实体瘤方面能取得显著的效益。用新一代技术开发新一代细胞治疗产品,治疗人类疾病是临床需求,今后的10年内可以看到很大的突破。

王磊:行业的发展还是来自于市场的临床需求,中国肿瘤病人五年生存率在30%甚至以下,还有那么多的慢病以及罕见病的病人,这些需求是生物科技行业发展的底层驱动力。

第二个来讲怎么去实现,站在我们做投资,做产业的角度来讲,虽然需求在,总要能够有技术去实现。要找到符合临床需求科研人员和老师,发挥股权投资基金的资金驱动优势和产业孵化优势,共同打造出符合临床需求的产品来落地。总结一句话生物科技行业发展驱动力一定是来自于临床需求和技术的革新。

杨晓明:跟刚才各位大咖的意见差不多,我个人认为三点,一个是国家的政策、大政方针,一个突出的一点,最近中央科技创新委的成立;第二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到了一定的阶段。第三,中国的老龄化,从这三点来看它的作用,我觉得对我们医疗健康产业是一个非常大的引导作用,也可以说是一个引擎。

周宝磊:最后做一个总结,我们这个行业现在面临着这样一个振荡期,这也是正常的周期发展变化中的一个阶段。我们看一下美国Biotech公司的兴衰发展历程,可以总结三个助力因素,第一个是政策的支持,第二个是技术的创新,第三个是资本的助推,这三个方面对于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也都是必须的。放眼中国接下来十年的生物医药的发展,我认为最重要的底层逻辑是在于政策。

在经济学里面有个“不可能三角”理论,说的是金融政策方面,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三者是不可能兼得的。

我个人感觉在生物医药行业也存在着一个“不可能三角”。第一个角,政策上想省钱;第二个角,投资机构想赚钱;第三个角,项目公司想融钱。这三者都是围绕着钱来讲的,但是却很难围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目前我们从政策端的集采和医保谈判,把部分医疗产品的价格压得很低,这对创新药企业、医疗器械企业来说,原来的赚钱逻辑被打散了,也将投资机构原来的投资逻辑打散了。所以项目公司的融钱和投资机构的赚钱都出现了很大变化。

未来,寄希望于政策端有所舒缓,能将另外两个角的着力点稳固下来。所以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未来十年发展的底层逻辑还是来自于政策端。作为生物医药领域的从业者来说,我们还是应该充满信心。第一,政策对于整个行业给以更多的包容;第二,投资机构对于整个行业给以更多的耐心;第三,项目公司自身要不断提升内驱力和技术创新。只有形成三位一体,我觉得我们国家的生物医药行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面才会有更辉煌的明天。

虽处震荡,但整个生物医药行业仍处于向上发展时期。这个行业发展的终点在哪里?可能得是“长生不老、百毒不侵”这八个字。很显然我们离这个目标还远得很,大家是要充满信心,整个生物医药行业,未来的空间还大有可为。

周颖华:感谢各位嘉宾的精彩分享,也感谢各位听众耐心的聆听。

标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