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娱网

古代贵妃穿什么鞋(后宫妃嫔的绣花鞋)

2023-04-01 07:47:18 来源:穿搭阁

清朝女子穿的“花盆底”造型奇怪,并且比高跟鞋还难穿,为什么后宫妃嫔非要执着于穿这种绣花鞋呢?


【资料图】

它究竟有什么意头?

又是被什么人发明出来的呢?

清朝后宫女子穿的鞋子之所以叫“花盆底”,就是因为它的造型像是花盆,上窄下宽、前平后圆。

女子穿上它,整个重心既不在前也不在后,很容易崴脚摔倒,更重要的是,这种鞋子的造型并不符合大众的审美。

“花盆底”还有一个官方的名字,叫做旗鞋,它是专属于满清的一种服饰,被满清发明出来,配套满清的服饰穿着,是大清独有的文化。

而这种鞋子的发明,最开始就是为了迎合女子“裹小脚”的文化

古代封建时代的女性流行裹脚,人们将女性拥有“三寸金莲”为美,而这种畸形的审美最开始流行于五代十国。

一名女子为了赢得南唐后主李煜的青睐,她自己开创了一个舞蹈,而这种舞蹈需要“足尖点地”,这样身姿就会轻盈优美。

为了能让自己的舞蹈出神入化,她不惜直接将自己脚步缠上白绫,每日忍受着鲜血淋漓的剧痛练习舞蹈。

最终果然让李煜对她宠爱有加,还对她的小脚爱不释手,慢慢地,民间女子也开始争相模仿,最后就流行起了“三寸金莲”。

这种裹脚非常痛苦,需要在女子还没开始发育的时候,将她脚部的骨骼全部掰变形,然后缠上纱布,这样日复一日,最终形成“巴掌大”的小脚。

唐宋时期,这种文化尚且只是一种风俗,人们只是习惯性的去延承,但是到了元代,人们竟然认为女子不裹脚是一种奇耻大辱!

这样畸形的思维不知道害了多少女性,很多缠足的女子一生都会伴随着疼痛,等到她们的女儿长大了,她们又不得不看着女儿再继续受这样的罪。

到了满清时期,原本以为这种缠足的陋习应该会被摒弃了,但是谁知这种文化竟然有增无减,这是为什么呢?

满清属于游牧民族,不管男女,基本上都是在马背上长大的,满清妇女需要在山上劳作,所以从不缠足。

不过后来他们打进中原以后,因为非常崇拜中原文化,所以继承了很多汉人的思维与生活习惯,而裹脚这个习俗又被延续了下来。

虽然以前她们不用裹脚,但是现在已经占领了中原,不需要再去跟以前那样受苦,自然就要慢慢展现女子本该有的样貌。

当然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裹脚的,只有贵族人家的小姐才可以裹脚,而那些穷苦的人为了干活方便,都是不缠足的。

在这样的文化影响下,满清人又发明了跟女性的“三寸金莲”配套的鞋子,就是我们熟知的“花盆底”。

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个设计理念最开始不是清朝人发明的,根据历史记载,早在2千多年前就发现了“高跟鞋”。

这是怎么回事呢?

“花盆底”是用花盆做的?

周朝时期,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高跟鞋”的身影。

有一首叫做《和湘东王名士悦倾城》的诗,里面写了这么一句话:“履高疑上砌,裾开特畏风”。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女子说着高履登上台阶,步态轻盈娇弱,飘飘欲仙,只不过那个时代的高跟鞋肯定不是清朝时期的“花盆底”样式。

对于“高跟鞋”,古人们早就发现了它的优点所在。

人们认为高跟鞋能够让女子的身形拉长,从而在视觉上让女子的身材比例更优秀,另外,本质上“旗鞋”的发明也是为了限制女子。

古代女子有一种叫做“步摇”的头饰,顾名思义,就是需要女子走路的时候“不摇”,到了清朝时期,旗头的发明也是为了让女子走路时不会晃动。

古代女子的礼仪就是“走路时头饰摇的越轻,代表这名女子越端庄”,耳饰等发明也是这个目的。

那么无独有偶,旗鞋的发明本质上来说也是为了约束女子用的。

由于这种“花盆底”太难穿了,一旦步子迈地不端正、或者走路速度加快,哪怕稍微将步子迈地大了一点,都会让人站立不稳。

所以其实旗鞋发明的意头:一来能让女子的身姿更加妩媚,二来就是约束女子的仪态,以展现女子的“优柔美”。

旗鞋的穿法也是有讲究的,不同地位的人,旗鞋的样式也大不相同。

在影视剧中,我们看到的旗鞋底部都是白色的,于是人们都误以为这是真的花盆材质的“瓷”做成的。

其实真实历史上的旗鞋是用“木底”做的,上半部分是正常的鞋子,下半部分是用木头制作,然后用纯色的布料包裹起来。

这种木头都是找的非常坚硬、沉重的木材,经久耐用、不易磨损,有些勤俭的人家还会反复使用,当上半部分的布料穿烂以后,再用这个木底重新制作一双就可以了。

两个部分的接触面会反复缝制一层厚布、或者壳褙(bèi),就是用布或特殊材质的纸缝制的,以增加穿着的舒适度。

一般鞋底厚为5~15厘米,到了晚清时期高度增加,甚至还有25厘米高的旗鞋,穿起来就跟踩高跷一样。

鞋底上正常来说并不是使用纯白的布料,人们对于穿“白鞋”非常忌讳,于是会在鞋底的四周都绣上一些花纹

晚清时期,等级制度相对比来说不是那么森严了,旗鞋也被发明出了很多不同的款式,比如鞋面上会放上一些穗子、流苏之类的装饰,来展示女子的身份。

还有人将鞋底给镂空,里面放上清脆的铃铛,走路的时候就会发初空灵的声响,显得女子活泼俏皮。

还有人在底部做成各种形状的小镂孔,里面撒上香粉,那么女子走起路来就会在身后留下足迹。

在《延禧攻略》中,魏璎珞教选秀的女子“步步生莲”的方法,在历史上的确是有真实依据的。

不得不说,虽然古代封建社会的女子比较悲哀,但是依旧改变不了她们爱美的天性

而关于这种“花盆底”的由来,至今还有很多争论不休的说法。

旗鞋竟是为了“防走光”

相传,当年满清人在征战沙场的时候,偶然间发现在鞋子底缠上木块,方便在泥中行走。

后来女子的鞋底上就演变成了木块,这是真的吗?

征战沙场的男人又跟女子的鞋有什么关系呢?

当时军队在一次战斗中,因为被一处泥潭阻挠无法通行,后来有人灵机一动,捡了一块木头绑在了鞋底上,这样就不会弄脏衣服了。

后来这场战役大获全胜,人们为了做个纪念,就发明了“花盆底”这种鞋子。

这个说法虽然听起来很合理,但是其实可信度并不高,男子打仗想纪念胜利,却让女人去受罪,更何况古代高跟鞋的历史由来已久,旗鞋并不是独一发明。

其实旗鞋的发明为了约束女子的仪态之外,还有“防走光”的功能

古代对女子的礼教要求极为严格,古代女子除了脸和手,其他的部位都要捂得严严实实,所以古代的衣服不仅设计地里三层外三层,裙摆更是长的拖地

这种繁琐的衣裙就是为了确保不要漏出来一丁点的身体部位,那么拖地的衣裙就会有一个致命的缺点:极容易踩到。

那怎么办呢?

于是人们就需要发明出一种鞋子,能在不影响走路的情况还能正常行走。

这种花盆底能将原本拖拽的衣裙提到鞋子的位置,这样不但能遮住全身防止走光,还解决了踩到裙摆的问题。

一般能穿上旗鞋的女子必须是13岁以上的满族八旗女子,那时的女子到了十三四岁的年纪就开始嫁人。

成为人妇后就要有人妇的样子,她们需要适应旗鞋走路,由婢女搀扶,步态摇曳生姿,走起路来端庄优美,这才是一名大家闺秀该有的仪态。

那么在等级制度严明的后宫,对于穿旗鞋的要求更加具体,旗鞋并非只有一个款式,一般分为“花盆底”和“元宝底”。

元宝底是只有身份尊贵的妃嫔才能穿的,她们会根据地位的不同,穿着旗鞋的高度、样式都有区别。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是,绝对不会出现素色的鞋子,一双鞋子制作的周期大约为一个月左右,鞋子的花纹样式都可以让嫔妃们自己挑选。

这种难穿的旗鞋一直持续到了清末时期,随着西方文化的流入,那些糟粕文化逐渐被摒弃了,其中包括旗头、繁琐的服装,还有花盆底旗鞋。

女子们转而开始穿开叉的旗袍,烫时髦的卷发,就连外国的高跟鞋也流入进了中国,大清尚未彻底灭亡的时候,一些妃子就已经不再做满清旗人打扮了

比如末代皇后婉容,还有一些清末的格格,都纷纷穿上了潮流的装饰。

其实“旗鞋”的存在,代表着的是古代封建女性的地位,不过也折射出了女子自古爱美的心态。

那么你认为,旗鞋符合你的审美吗?

,

标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