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I中国藏族网通
若尔盖县达扎寺镇岭嘎村。 阿坝州乡村振兴局供图QfI中国藏族网通
QfI中国藏族网通
(资料图片)
金川县观音桥镇观音村。 阿坝州乡村振兴局供图QfI中国藏族网通
6月21日,在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咯尔乡金江村的一片梨园中,种植大户刘维建正忙着疏果。“一根枝条上留多少个果子,是有讲究的。”种了半辈子的雪梨,刘维建不仅在种植、管护上摸索出一套经验,还开了工厂做起雪梨的精深加工。“2200余株梨树,今年预计产量可达5万斤。卖鲜果加上制作雪梨膏和酿造雪梨酒等,一年有20多万元收入。”QfI中国藏族网通
近几年,借势金川县举办的梨花节,刘维建还吃上了旅游饭。金川县有着“中国雪梨之乡”的美誉,目前,全县雪梨产业已达到110余万株的成林规模、100余公里分布广度,全县雪梨年产量达3万吨,实现年产值1.2亿元。QfI中国藏族网通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阿坝州坚持培育产业、园区、主体、市场、规模和品牌,开发乡土资源,突出地域特色,形成规模产业,念好“土”“特”“产”三字经,不断繁荣乡村休闲游、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QfI中国藏族网通
多彩民俗土有味QfI中国藏族网通
实施“全域旅游+”,深挖乡土资源,培育民俗风情游、康养休闲游等新业态,助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QfI中国藏族网通
独具特色的羌式民居掩映在青山绿树之中,松潘县镇坪乡麦吉村村民杨君武将自家的老寨羌房打扫干净,接待游客。麦吉村古羌文化浓厚,其全新打造的文旅场景凤凰花海,今年“五一”假期全面开放迎客。QfI中国藏族网通
“以项目建设为支撑,村里投资880余万元,打造凤凰花海、篝火广场、生态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麦吉村党支部书记王金云介绍,立足古羌文化传承与发掘,麦吉村在整村推进上保留乡土气息,在文化打造上融入古羌元素,将景观化打造与基础设施提升相结合,并开办特色民宿、小酒馆,建立羌绣手工艺品合作社,展示加工羌绣、羌服等,吸引过往游客走进来、留下来,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接待村落。QfI中国藏族网通
6月22日,茂县中国古羌城人山人海,“2023中国非遗茂县瓦尔俄足节”庆祝活动拉开序幕。70多公里外,瓦尔俄足节发源地茂县赤不苏镇曲谷村西湖寨也同步举办民俗活动。趁着端午假期,不少游客与当地羌族群众载歌载舞,共同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QfI中国藏族网通
“瓦尔俄足节民俗活动的开展,可以更好地挖掘乡土资源,传承民族文化,助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赤不苏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罗晨洋说。QfI中国藏族网通
阿坝州乡土资源丰富,近年来,通过坚持绿色发展,实施“全域旅游+”,阿坝着力开发乡土资源,培育民俗风情游、康养休闲游等新业态,带动近2万名脱贫人口持续增收。QfI中国藏族网通
因地制宜特出品QfI中国藏族网通
按照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旅则旅、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原则,重点在产业园区建设、示范乡村打造和乡村人才培养上下功夫QfI中国藏族网通
家门口就业是促进乡村焕发活力、助力百姓增收的有力措施之一。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壤塘县,以“兴产业、搞加工、强配套、促融合、抓示范”为主要抓手,着力破解增收难题。QfI中国藏族网通
梳理牦牛绒、捻线、制作帽子……6月22日,壤塘县上杜柯乡鱼托村巾帼手工艺合作社里,不少妇女聚在一起,十分忙碌。QfI中国藏族网通
“以前,我们靠养牛放牧维持生活,没想到牦牛绒能变废为宝,现在在家门口挣了钱,还不耽误照顾孩子。”村民学木措说。QfI中国藏族网通
“牦牛绒比普通羊毛更加保暖柔软,一顶成品牦牛绒帽子可以卖到500元,制作牦牛绒手工艺品,可以实现人均年增收5000元。”壤塘县委办派驻鱼托村第一书记余苟强说,下一步,乡上还将引进印花机等设备,逐步开展裁剪、缝纫藏毯等技能培训,并积极申报州级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基地,实现村民稳定增收。QfI中国藏族网通
在黑水县知木林镇维多村核桃基地,一颗颗青绿色的核桃果挂满枝头,核桃主题的雕塑、墙绘随处可见。QfI中国藏族网通
2013年至今,知木林镇因地制宜打造“核桃之乡”,发展了1540亩的核桃基地,建成了全县第一个早实核桃产业基地。QfI中国藏族网通
“核桃成熟时,游客来到村里体验采摘之乐,享受乡村慢生活。”维多村第一书记马世强说,随着村里的核桃产业逐渐壮大,目前已形成“早实核桃+加工厂+电商平台”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多元化拓展特产销路的同时,村上还修建了酒店、民宿、亲子采摘乐园等设施,激发乡村活力。QfI中国藏族网通
因地制宜、突出特点,阿坝州按照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旅则旅、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原则,重点在产业园区建设、示范乡村打造和乡村人才培养上下功夫。“力争到2025年创建10个省级以上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培养1000名乡村产业、技术、管理等人才,创建100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村。”阿坝州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说。QfI中国藏族网通
建强体系产成群QfI中国藏族网通
围绕特色水果、高原蔬菜、道地中药材、牦牛、中蜂、生猪等产业,不断延链强链富农增收,一系列“藏字号”“羌字号”产品走出大山,迈向全国QfI中国藏族网通
6月22日一大早,红原县瓦切镇达峨村牧民秋尔科带上刚挤好的新鲜牦牛奶,骑着摩托车,赶往村上的八十公里牦牛奶收购站。QfI中国藏族网通
“平均每天有100余户牧民送来5吨左右的鲜牦牛奶,我们收购后在当天就送往红原牦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加工制成奶制品。”八十公里牦牛奶收购站站长王吉科说。QfI中国藏族网通
“在政府支持下,我们加强了牧区基地和奶源建设,修建了两个中心奶站和多个联户牧场、50多个收奶站,形成了以红原县为中心,辐射周边200公里的收奶网络,在收奶更加便捷的同时,保障了食品安全质量。”红原牦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税晓燕介绍,公司全力构建“企业+农户”产业链,与6000余户牧民签约收购鲜奶,通过建立稳固的收奶体系,既保证了奶源的安全和新鲜,又为牧民创造了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QfI中国藏族网通
“供不应求,忙不过来!”这几天,在位于汶川县威州镇布瓦村的四川九耕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汶川分公司的甜樱桃园中,一斤有机甜樱桃可以卖上100多元,公司负责人刘明清整日忙于处理网上订单和包装发货。与纯牧业县红原县不同,汶川县依托气候、生态、区位等优势,发展特色水果产业,全县建成20.95万亩有机农产品基地,以甜樱桃为主的特色水果产业每年可吸引10万人次前来采摘,实现销售收入超6亿元,带动果农人均增收超7600元。QfI中国藏族网通
当前,阿坝州正围绕“6+N”高原特色农牧产业新体系,大力实施“特色农牧产业+”“全域旅游+”“互联网+”等乡村产业发展模式,创建天府旅游名镇、名村20个,阿坝州特色文化旅游名镇、名村21个。围绕特色水果、高原蔬菜、道地中药材、牦牛、中蜂、生猪等产业,不断延链强链富农增收,建成现代农业园区57个,园区内高水平主导产业基地25.51万亩,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场753个,“三品一标”农产品累计达222个,成功认证“净土阿坝”品牌产品187个,一系列“藏字号”“羌字号”产品走出大山,迈向全国。QfI中国藏族网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