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撰稿人:凤梨罐头
(资料图片)
二月新片不断,不仅漫威超英大片接连登场,文艺电影也不甘落后。
在即将上映的文艺电影中,最受瞩目的就是这部。 《困在心绪里的儿子》这部电影来头不小,它是法国导演佛罗莱恩·泽勒“家庭三部曲”的第二部,导演的前作是2020年的高口碑电影《困在时间里的父亲》。
本片不仅入围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还让主演“狼叔”休·杰克曼获得了金球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不过本片的口碑却没有第一部那样出众,影片的烂番茄新鲜度指数仅有30%,远不及前作的98%。
《困在心绪里的儿子》单看演员阵容,可谓十分豪华。
“狼叔”休·杰克曼担任男主角,前作中的“汉尼拔”安东尼·霍普金斯回归,主演还包括奥斯卡最佳女配劳拉·邓恩,以及曾被提名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白寡妇”凡妮莎·柯比。
安东尼·霍普金斯是第一个看到《困在心绪里的儿子》完整剧本的人,同时也是第一个确认参演的演员。彼得父亲这个角色,就是导演为霍普金斯“量身定制”的。与之相映成趣的是,“狼叔”休·杰克曼则是通过写邮件自荐,才拿到饰演男主彼得的机会。
狼叔在拍摄本片时,自己的父亲不幸去世,他将对父亲的感情融入到表演中。
《困在心绪里的儿子》的故事,聚焦于代际循环伤害、亲子问题和青少年抑郁。
全片由两个重组家庭组成,虽然人物不多,但关系纠缠而复杂。
十七岁的少年尼古拉斯患有抑郁症,他的妈妈凯特(劳拉·邓恩 饰)敲开了前夫彼得(休·杰克曼 饰)家的门,试图求助。
尼古拉斯最近不去上学,也不能融入到同学之中去,学校甚至已经开始考虑将他开除。
彼得此时已经找到了新的爱人贝丝(凡妮莎·柯比 饰),两人也孕育了新的孩子。
彼得虽然为难,但为了承担起父亲的责任,还是让尼古拉斯住到自己家里,希望能从情感上帮助自己的儿子。
青春期的儿子与年轻的继母和刚出生的弟弟一起生活,看似一切都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转,然而几个人却都身不由己,逐渐滑向失控的边缘。
我们可以看到,彼得和尼古拉斯这对父子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那么融洽。
贝丝也会抱怨彼得为了长子,忽视了他们自己的幼子。
同时,霍普金斯饰演的祖父,也是个关键性人物。他对彼得的态度十分恶劣,随口一句话,总流露出了嘲讽和讥笑的意味。
我们已经能够窥见《困在心绪里的儿子》要讲述的故事的核心:人物之间的代际矛盾关系。
如此看来,影片的片名更暗藏玄机。
所谓“困在心绪里的儿子”,表面是儿子尼古拉斯,实质却是彼得这个中年人。
彼得既无法消解和父亲多年来的隔阂,也无力填补和儿子当下的裂痕,再加上另一个新出生的孩子,他被结结实地困在自己的心绪里,挣不开摆不脱。
通过抑郁症这一话题切入,来讨论两个家庭三代人之间的联系,可以说《困在心绪里的儿子》并没有完全沿着前作成功的路子走,而是试图讲述一个具有全新内核的故事。
难以超越的前作
两年前,导演的上一部作品《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大获成功,并一举拿下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改编剧本两项重磅大奖。
今天,时光君也想多聊两句,这部优秀的前作。
前作的成功,离不开它扎实的剧本,颇具新意的叙事手法和独特的视听设计,更离不开安东尼·霍普金斯大师级的表演。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关注的是老年人较为常见的阿兹海默症。虽然故事极富现实主义色彩,但它的叙事却并不简单。
影片大部分的故事场景都发生在室内,因为这个故事原本是由舞台剧改编而来。
这种紧凑的空间让戏剧冲突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同时也象征着人物困在自己的意识中无法挣脱。同时,影片的叙事还颇具“悬疑”色彩。
前半部分患有阿兹海默症的安东尼意识出现混乱,几乎无法分辨现实和自己的幻想。
在观看这部影片时,观众跟随着安东尼的视角,同样无法在第一时间分辨叙事中的真真假假。
这种设计不仅充分表现了安东尼人物的精神状态,也让整个故事具有很强的代入感。
它的视听设计也让人印象深刻,影片特别是开场部分用了很多的空镜头。
这些空镜头是每个场景之间的“标点符号”,它不仅划分了不同的叙事场景,还调整了叙事的节奏,让观众有了缓冲的空间。
同时,这些空镜头代表着时间的流逝,观众甚至很难分辨影片中时间到底过了多久。
当安东尼开始记不清上一个场景发生的事时,影片中其实可能已经过去了很久。
简单几个空镜头的运用就能产生如此迷人的效果,可以看出影片的主创团队在镜头设计这方面,下足了功夫。
同时,霍普金斯的杰出表演为《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加分不少。
想要演好一个阿兹海默症患者,演员不仅要吃透剧本和人物,还要能临场发挥随机应变。
他的表演是可以说接近完美,人物的愤怒、无奈和委屈等等一系列情绪都拿捏得十分到位。
正是这几方面的用心,让《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一致好评。
那么,《困在心绪里的儿子》有没有做到这些呢?
目前来看,新片和前作相比,在叙事层面有着较大的差异。
第一部人物相对较少,叙事紧凑。
第二部因为有着代际关系的核心,这意味着影片会围绕着多个人物展开叙事,人物之间的关系也特别重要。
在第一部里,观众很多时候都是跟随者安东尼的视角,我们可以去体验主角混乱的时空感和交错的记忆。
但第二部明显转向了客观叙事,在几个人物之间进行切换。
这也就意味着,第一部中的那种能让观众迅速代入的,如迷宫般的叙事结构,就不复存在了。
不过导演这次也为新片,设计了一套新的镜头语言。
比如“在彼得认为自己能找到办法帮助儿子时,我们会用非常稳定的拍摄手法,以让观众感觉一切都在控制之中。”
“在他发现局面已经失控时,我们会使用手提摄像机,以让观众感觉世界变得不稳定,并即将分崩离析。”
在故事层面,影片留下了不少吸引人的“未解之谜”。
全片大部分时间里,彼得都在解决儿子尼古拉斯的成长问题,这个男孩叛逆而自我,跟父亲的关系十分紧张,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影片中的彼得并非是不负责任的父亲,他能够给儿子提供优渥的成长和教育环境,给他耐心细致的照料,甚至可以为之舍弃一部分工作,现任妻子也很支持他。
但彼得无意识中从他的父亲那里习得了“只有优秀了,你才是我的儿子”的价值观。
即便他与父亲关系冷漠,他也依然努力想成为父亲期待的优秀孩子。
在彼得成为父亲后,他又以这样的想法去对待他的儿子尼古拉斯,希望他也一样优秀。
这是一种“代际传递”的困境:彼得努力想成为一个与自己父亲截然不同的好家长,但仍然无可避免地把曾受过的伤害传递给了孩子。
面对两个家庭的情感拉扯和情绪困境,彼得和他所有的家庭成员都被焦虑、崩溃的情绪裹挟了。
可是问题的源头,儿子尼古拉斯的心理健康状况反而被忽视了。
两个家庭和三代人之间的裂隙,到底能不能弥合?
《困在心绪里的儿子》用一个温情与痛苦交织的故事,给观众带来在情感风暴中穿行的体验,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现实警示意义。
时光君在翻看采访时发现,“狼叔”和导演泽勒都提到了“爱不是万能的解药”这句话。
虽然爱能做到一切,但很多时候光有爱是不够的。
片中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和抑郁症话题,是当下社会热议的焦点。
正视心理健康,每个人都需要“适时给自己松松绑”。
敞开心扉,承认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接纳真实的情绪,或许才是第一步。